這篇是我個人寫的東西。寫完很久了,後來拿到不錯的評價,還滿開心,在我這種非科班出身的業餘水準來說還尚可。雖說先前確實有讀書,但是沒有認真把筆記放上來,還有點可惜,加上這裡久未更新,所以拿它當小小的成果放著,若有也感興趣的人看見,我也喜歡討論。
近來因為待業中,其實沒有甚麼特別的方法撇開一些喪氣的念頭,加上和親近的人處的不大對頭,轉換一下心情,當學生的時候的快樂莫過於花一堆時間做想做的文章了(當然不快樂也在於做不想做的文章、念不喜歡的書啦),看看以前的東西也是放鬆。如果可以,心力足夠支持,我最近也會寫點散文的,不要成天到晚看社會國家大事憂心忡忡、又對財金時事開始格外感興趣起來,實在奇怪。
大抵還是以視覺文化的論述觀點切入,雖然前面讀了許多...傅柯或是羅蘭巴特,我還是以約翰伯格的理論貫串,因為比較新、解釋力比較強,新的馬克思主義對我來說真的非常有吸引力,即使我只念了皮皮毛毛。
其實當初有很多東西值得一寫,選取材料的時候沒有選時下流行的文化現象為研究對象,後來覺得有些可惜,不過以後都還可以持續寫文章的,畢竟算是興趣之一。
為了把事情解釋清楚,花了篇幅在處理闡釋理論和思考中間的邏輯上面,中間有詢問過教授的意思,她看過後認為可以多做批判,雖然一方面感到十分困難,另一方面還有種正中下懷之感,因為老師期待的絕對是前衛而新穎的文章,一般講出來會被人認為是偏激,碰到老師便沒有這樣的顧忌,我想這是念文科的幸福和好處所在,老師會鼓勵你不要太鄉愿,否則東西就會因循某些陳腐意識形態而流於泛泛,缺乏深度的思考。
*******
前言
今年(2011)從1/15~4/17在國立科學教育館展出一系列3D名畫展「蒙娜麗莎會說話-世界經典藝術魔幻展」,號稱以3D立體動畫來呈現西洋繪畫史上的名畫,不僅能讓畫中的人物來詮釋名畫當時的時空背景與創作歷程,還能夠跟觀眾進行互動。表面上,此畫展的用意在於讓原本不了解經典藝術作品內涵的人能夠透過寓教於樂的方式接近作品的創作背景與內在意義,而且主辦單位主打的大多是文藝復興時期的作品。實際上親身去看過這個展之後,會發現它整體主要所體現的其實是西方藝術史的發展歷程,同時也是歐洲視覺文化的歷史進程,另外,包含極少部分的古埃及壁畫以及史前洞穴壁畫。人類觀看的方式曾經、也正在這裡面歷經巨大更迭。
從古埃及具有故事性的、重視時間性的古代壁畫;到文藝復興,為擁抱科學、追求客觀而發明的透視法成為繪畫主流,使得單一視點的空間凌駕於時間;再到二十世紀,當繪畫再現真實世界的功能逐漸被攝影取代後發展出的抽象藝術、普普藝術,蒙娜麗莎展對於整個西方社會的藝術進程做了簡明扼要的介紹,可以讓觀展人在短短兩個小時之內看完,在這個向度上來說顯然是比理解蒙娜麗莎為何沒有眉毛(主辦單位宣稱觀展人可以跟蒙娜麗莎對話,她會回答各式各樣的問題,包括生日、星座、家人有誰、為什麼不畫眉毛……等等)來得寬廣而具有文化性。
因此我在這裡必須先約略提出一項質疑,對於主辦單位在宣傳的手法上過度聚焦「蒙娜麗莎」及與其雷同的古典油畫名作,而相對折損了這個展本來該有(卻幾乎失去)的核心價值,除了因為群眾受過媒體與視覺教育而使「蒙娜麗莎」具有絕對的號召力以外,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強調「象徵」的再現功能而充斥各種符碼使得作品好似有許多的「故事」可談也是一大因由,以至於The Arnolfini Portrait (Jan van Eyck)中的新郎還會告訴我們旁邊脫下來的鞋子所代表的意思,我在稍後的內文當中將引述John Berger〈觀看的方式〉部分觀點配合,以討論這個矛盾的問題,也就是說,蒙娜麗莎展在一個寓教於樂的表象下,「教導」民眾的方式可能出了甚麼問題。
此外,以3D技術作為畫展的主要賣點,對於傳統的藝術展覽空間,它具有甚麼樣的顛覆性?又或者,它僅只是表面顛覆,但仍舊被傳統規訓的觀看方式所束縛?從平面到立體、從靜態到動態,此過程將如何發生、如何被寫入人類的感官體驗、又將使經典藝術作品產生何種質變;尤其是,當所有一切都在一個商業性的操作底下進行的時候,我們要怎麼洞見裡面的機制,以下也會試圖從幾個向度去回應這些問題。
以上諸點,是我在這篇報告裡將呈現的主要命題與批判,我會先回顧過去的理論與資料再進行討論,希望能藉著它們的輔助進行反復辯證以釐清問題。
(一) 歐洲油畫傳統慣例與二十世紀以降的影像社會腳色初探
這個部分的觀點主要來自John Berger〈觀看的方式〉,本報告的研究方式主要即是由此外延出去。
油畫所指的並不單純是一種繪畫技術或方式,而是一種藝術形式作為一種價值觀/人生觀的表達。十六世紀油畫確立了自己的規範與觀看方式,這個時間點與大航海時期的碰撞不是一個偶然巧合而已,這時候的歐洲國家已經開始經營早期的帝國殖民主義,宗教改革則長足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發展。
油畫在視覺呈現上的「效果」,正好提供了當時的權貴階級觀看世界時最好的方式,也就是他們對於財富與交易的態度,能夠在油畫的表達形式裡得到出口,因此在十六到十九世紀之間油畫的盛行時期,它的表達方式成為藝術傳統中的慣例。
油畫的效果第一是能夠展現非常接近物品外觀原貌的樣態與質地,包括肌理、光澤等,John Berger開宗明義「當你買下一幅畫作,你同時也買下它所再現的物品模樣」,也就是說油畫的表達形式與資本市場密切關聯,它讚頌的是金錢購買力,商品與資產便成為作品的主角。
我之所以先談論以上的部分,是為了瞭解油畫作為一項重要的歐洲藝術形式慣例裡的內涵意義,以至於能夠去了解當我們在談論名作的時候應該從甚麼角度切入,通常這些名作的精神與這個重視擁有者與財富之間關係的傳統經常背道而馳,諷刺的是它們卻都被認為是所謂歐洲偉大藝術傳統中的代表性作品。我稍後會再接續這個主題延伸。
在歐洲油畫盛行的顛峰期過後,由印象派首開先鋒的藝術家推翻了這個慣例,而攝影取代了油畫傳統中再現真實的作用。然而,我必須先對John Berger的一項說法提出修正,John Berger認為,「廉價彩色攝影」的發明使油畫語言輕而易舉地轉化成廣告的陳腔濫調,然而事實上,隨著攝影技術的發展越到二十世紀中期,已經被認可成為一門藝術,決定攝影作品良窳的關鍵也不再是按下快門的決定性瞬間,而是經過一道又一道複雜後製之後的成品,甚至其表意形式和現代主義以降的繪畫作品異曲同工,無論如何,這些經過重製的影像跟再現真實已經扯不上邊了,現今的廣告甚至也不再講求真實(它們不可能在時代推進的過程裡還用同樣的方式說服消費者購買產品),簡單來說,是訴諸於後現代社會對於風格的追求。不過以上並不影響油畫傳統中「擁有真實物件」的觀看邏輯被轉化為廣告語言的論點,接著在下一個段落我想補足一點,也就是說在繣會傳統分裂之後,其觀看方式不全然由廣告與攝影來反映,動畫作為繪畫傳統的一項分流,源於美國,一個高度資本主義化的社會,同樣繼承了這支血脈。
(請接續下篇)
留言列表